2015年2月4日 星期三

史傳中的白居易


居易於文章精切,然最工詩。初,頗以規諷得失。及其多,更下偶俗好,至數千篇,當時士人爭傳。雞林賈人售其國相,率篇易一金,甚偽者,相輒能辨之。初與元稹酬詠,故號「元白」;卒,又與劉禹錫齊名,號「劉白」。其始生七月能展書,姆指「之」、「無」兩字,雖試百數不差;九歲暗識聲律。其篤於才章,蓋天稟然。敏中為相,請謚,有司曰。後履道第卒為佛寺。東都、江州人為立祠焉。

贊曰:居易元和長慶時,與元稹俱有名,最長於詩,它文未能稱是也。多至數千篇,以來所未有。其自敘言:「關美刺者,謂之諷諭;詠性情者,謂之閑適;觸事而發,謂之感傷;其它為雜律。」又譏「世人所愛惟雜律詩,彼所重,我所輕。至諷諭意激而言質,閑適思澹而辭迂。以質合迂,宜人之不愛也」。今視其文,信然。而杜牧謂:「纖豔不逞,非莊士雅人所為。流傳人間,子父女母交口教授,淫言媟語入人肌骨不可去。」蓋救所失,不得不云。

居易始以直道奮,在天子前爭安危,冀以立功,雖中被斥,晚益不衰。當宗閔時,權勢震赫,終不附離為進取計,完節自高。而中道徼險得宰相,名望漼然。嗚呼,居易其賢哉!


——節錄自新唐書白居易傳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