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
這是一首「琴歌」。就只有兩句:
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
這短短的兩句中,卻隱藏著一個悲慘的故事:
在春秋時代,齊襄公伐晉得勝,奏凱回國途中,奉命突襲莒國。在戰鬥中,齊國的將軍杞梁殖戰死。兩國講和之後,齊人就帶著杞梁殖的靈柩回國了。杞梁殖的妻子聽說丈夫戰死的消息,非常悲痛。知道齊襄公率軍帶著杞梁殖的靈柩回國,她就到郊外去迎靈。
齊襄公派人向她弔唁;這是非常輕率,草草了事的作法。顯然齊襄公對杞梁殖的為國捐軀,並沒有重視。因此,杞梁妻拒絕接受,說:
「如果殖有罪,就受不起弔唁之禮。他如果無罪,我們還有先人留下的房子在,不能在郊外接受的弔唁!」
她的話,表達了對齊襄公不合「禮」做法的不滿;依禮,杞梁殖既然是為國捐軀而死,應該受到國 君親臨弔唁的尊重,而不是在郊外派人說幾句話就了事的!
因為她責之以「禮」,齊襄公也感覺很慚愧,就照著她的要求,親自到她家裡去弔唁了,並把杞梁殖安葬在京城臨淄的郊外。
她沒有兒女,也沒有五服之內的近親。杞梁殖死了之後,她便無依無靠了。因此在城下放聲痛哭,以致使路過的人,都陪著她落淚。她一連哭了十天,竟使臨淄城牆也為之崩塌。
《列女傳》中記載,她感嘆:
吾何歸矣?夫婦人必有所倚者也。父在則倚父,夫在則倚夫,子在則倚子。今吾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內無所依,以見吾誠。外無所倚,以立吾節。吾豈能更二哉!亦死而已。
意思是說:我的人生歸宿在哪裡呢?一個婦人,是必須有依靠的;父親在,依靠父親。丈夫在,依靠丈夫。兒子在,依靠兒子。如今,我上無父、中無夫,下無子。內無所依,沒有人能知道我的真誠。外無所依,沒有人見證我的貞節!我難道能更改初衷而有異心嗎?也只有一死而已!
於是赴淄水自殺而死。
後世有一本專門講古琴曲的書《琴操》則說:
〈杞梁妻歎〉者,齊邑杞梁殖之妻所作也。殖死,妻歎曰,「上則無父,中則無夫,下則無子,將何以立吾節,亦死而已!」援琴而鼓之,曲終,遂自投淄水而死。
她撫琴所唱的〈琴曲〉,就是這兩句:
樂莫樂兮新相知,悲莫悲兮生別離。
意思是說:人生最大的歡樂,是得到知己。人生最大的悲哀,是活生生的拆散分離;也就是「生離死別」。另有一說,這歌不是她唱的,而是她的妹妹,感傷姐姐的貞烈而為她唱的。以這首琴曲名為〈杞梁妻〉來看,說是她妹妹紀念她而唱,也是合理的。
由她這驚天動地的一哭,「杞梁妻」就成了後世傷心哭泣婦女的「代言人」了。講到女子哭泣,常會提到「杞梁妻」。像〈古詩十九首〉之五:
西北有高樓,上與浮雲齊。交疏結綺窗,阿閣三重階。上有絃歌聲,音響一何悲!誰能為此曲,無乃杞梁妻。清商隨風發,中曲正徘徊。一彈再三嘆,慷慨有餘哀。不惜歌者苦,但傷知音稀。願為雙鴻鵠,奮翅起高飛。
這個故事,最早是出於《左傳》的記載,記述得相當簡略。然後經過後人不斷的「加工」,從她義正辭嚴的爭取齊侯親臨弔唁,到她哭倒城牆,到她唱出〈琴歌〉,到她赴淄水殉情而死;故事愈傳就愈完整。
唐代「詩僧」貫休有一首〈杞梁妻〉的詩:
秦之無道兮四海枯,築長城兮遮北胡。築人築土一萬里,杞梁貞婦啼嗚嗚。上無父兮中無夫,下無子兮孤復孤。一號城崩塞色苦,再號杞梁骨出土。疲魂饑魄相逐歸,陌上少年莫相非。
貫休把故事發生的時間,從春秋推後到秦始皇修築長城的時代。因此,這首詩中已出現了哭倒「萬里長城」的情節;原本「崩」的是「臨淄城」,在詩中已變成「長城」了。整個故事的架構,已相當的完整。但「杞梁」的名字倒是沒改。
再往下傳,「杞梁」變成了「萬喜良」或「萬杞良」;杞梁妻則變成了「孟姜女」。兩相對照,〈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的故事,非常明顯是架構在「杞梁妻」的原始故事上演化而成的。兩則故事,有太多相似的情節:因丈夫之死而痛哭,以致哭倒城牆,最後殉夫自殺而死。甚至男主角的名字「喜良」或「杞良」也和「杞梁」的讀音相似。在這裡,要特別指出一點:「孟姜女」並不是姓「孟」名「姜女」。古代「孟」指庶出的長子或長女,姜才是姓;換言之,孟姜女就是姜家庶出的大女兒之意。周朝封有「姜太公」之稱的姜尚於齊,所以「齊」可說是姜姓之國。《詩經》裡就有好幾處用「孟姜」來指稱特定的女子,而且常用「彼美孟姜」、「美孟姜矣」的句子,似乎在當時「孟姜」已成為「美人」的代名詞。
傳到元代,「孟姜女」的故事,已經出現在劇場的舞台上了。傳到現在,更很少人注意到這故事的原型「杞梁妻」。「孟姜女哭倒萬里長城」,中國人倒是「家喻戶曉」!
在屈原的《九歌.少司命》中也有與〈琴歌〉完全相同的句子。就故事的時代來說,「杞梁妻」在先,「屈原」在後。雖然,這兩句〈琴歌〉的文字,出現的時代比較晚。但沒有正式的文字流傳,也不代表沒有民間閭里歌謠的「口耳相傳」。就不知是誰「抄」誰了。
(引用自 月華清--樸月的詩歌、文史、生活天地 布落格)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