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月28日 星期日

學測衝刺/國文非選加深加廣 選文要熟讀(聯合報)



前言/13.6萬多人報考的大學學科能力測驗,將於26、27日登場,本報今起推出考前衝刺系列報導,採訪各科高中及補校名師,深入剖析今年考題變化、命題趨勢、必要重點、應考及答題技巧,助考生事半功倍搶高分。
今年學測國文科有重大變革,除考試範圍由高中前兩年延長到高三上學期課程,非選題也改為獨立施測的「國語文寫作能力測驗」(國寫),題目加深加廣。高中國文老師建議考生,考前除應熟讀各版本都收錄的A類選文,還要練習大考中心公布的參考試題及近兩年考古題,並可多讀報紙社論,練習整統判斷的寫作能力。

板橋高中國文老師官廷森說,學測國文選擇、非選題以往合併考,去年120分鐘內要答23道選擇題,及短、中、長共3道非選題。今年非選題改為國寫,考知性、情意各一題,選擇題則增至42題,和國寫各考80分鐘、各占總分一半。


北一女國文老師歐陽宜璋說,108國文新課綱強調生活素養導向,今年就可能提前反映到學測試題,不管選擇題或國寫,命題可能朝向跨科、生活化、圖表化趨勢。


官廷森分析,今年閱讀理解題除題數增多,題幹也將變長,舉凡科普、藝術、史地等素材均可能入題。考前宜大量練習各類長文閱讀題。例如大考中心公布的參考試題,就引用古書「天工開物」介紹養蜂釀蜜,再對照蜜蜂失蹤謎團的白話文,題幹長達1500字,是一大挑戰。

兩位老師都叮嚀考生,考前要熟讀多數版本教科書都收錄的A類選文,除古文30篇,還包括洪醒夫小說「散戲」、鄭愁予名詩「錯誤」、琦君散文「髻」等白話文。形音義、成語等基礎題,多出自教材選文,比重不高,但較易把握,考前務必熟讀。去年去世的名作家余光中、鄭清文、李永平等人,其生平、風格及作品也要留意。

至於首次施測的國寫,考「知性的統整判斷」與「情意的感受抒發」各一題,強調人文與自然跨科整合,更貼近生活,也更強調分析理解能力。不過歐陽宜璋表示,不見得會考寫兩篇長文,可能有一篇是採條列式的簡答題,考生要衡量難易及能力,分配好兩題的作答時間,以免寫不完。考前一定要常練習限時作答。

官廷森說,從已公布的參考試卷來看,知性題重在分析、統整、評論,行文不能只分析題幹文章,還要明確表述自己的觀點。

若遇到兩個立場擇一發揮的題目,切勿模稜兩可,反而離題失分;情意題重在體悟、經驗、想像,著重個人經驗描繪、內心情感表達,不合題旨的事例或佳句不宜強加套用,以免弄巧成拙。

歐陽宜璋建議,考前可多看各大報社論,學習快速擷取資訊,歸納及比較不同論點,進而提出自己的觀點及立論根據,有助臨場作答。(系列一)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