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2月30日 星期一

三國演義的相關歇後語

三國演義的相關歇後語

文章日期:2012-12-10 11:33三國演義的相關歇後語於奇摩部落格


1諸葛亮皺眉頭──計上心來。
2孔明大擺空城計──化險為夷(不得已)。
3孔明彈琴退仲達──好沉著。
4孔明七擒孟獲──要他心服。
5諸葛嚇煞生仲達──生不如死。
6借東風殺曹操──借刀殺人。
7孔明揮淚斬馬謖──明正軍紀。
8張飛穿針──大眼瞪小眼。
9張飛的鬍子──滿臉。
10張飛馬超──不相上下。
11張飛使計──粗中有細。
12關公面前耍大刀──不自量力。
13關雲長刮骨療毒──全無痛苦之色。
14關雲長敗走麥城──吃虧全在大意。
15劉備的江山──哭出來的。
16劉備荊州──有借無還。
17劉備阿斗──收買人心。
18黃忠射箭──百發百中。
19周瑜黃蓋──一個願打,一個願挨。
20東吳招親──弄假成真(賠了夫人又折兵)。
21曹操吃雞肋──食之無味,棄之可惜。
22徐庶營──一言不發。
23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

「人死亡」的代稱(諱稱、蔑稱)





人之將死、病重
病革、綿惙、病篤、綿篤、大漸、易簀、大經、病劇、危惙、阽危、病甚、病亟、綿頓
危惙之際、緜惙之際、病莫能興、病入膏肓、沈疴難起、氣息奄奄、朝夕不保、日薄西山、行將就木、風燭殘年、日薄崦嵫、桑榆晚景、半截入土、將盡之年、朝不慮夕、彌留之際、尸居餘氣、命若游絲、央央戧戧
一 般
故、大故、大去、大限、身故、物故、亡故、去世、逝世、不諱、故世、辭世、謝世、棄世、下世、即世、凋謝、凋零、零落、隕落、徂落、徂死、徂謝、徂逝、安息、進土、仙逝、仙去、千古、作古、歸西、歸天、物化、遷化、怛化、長逝、永訣、永別、過身、永眠、安眠、長眠、長歸、就木、歸土、故去、物故、嚥氣、闔眼、閉眼、赴黃泉、不可諱、登鬼錄、填溝壑
與世長辭、溘然長逝、一瞑不視、壽終正寢、天奪其魄、跨鶴西歸(逝)、撒手人寰、百年之後、千秋之後、三長兩短、山高水低、嚥下最後一口氣、與物遷化、秋蟲為鄰、駕鶴西歸、大去之行、溘然長逝、嗚呼哀哉、一命歸陰、命歸黃土、命喪九泉、歸土成灰
(台語)
不希望在外頭過往(台語)、來不及在家裡過世(台語)、父親又不在(台語)、我真的去了、我真的就走了(台語)、老去了(臺語)、回去了、沒了、過去了、不在了
辭世、已故、作古、大去、仙逝、安眠、安息、往生(佛家:指到另一個世界生活)
與世長辭、辭去人世、百年之後、壽終正寢()、壽終內寢()、成為故物、嗚呼哀哉、駕鶴西歸、地下修文、撒手人寰
民間說法
過世、過去了、過了、去了、走了、返鄉、回去、離開、長眠、先走一步、老去、作老人、作古、千古、上西天蘇州賣鴨蛋
用於父母、尊長
見背、棄背、棄養、棄背、荼蓼、喪考妣、皋魚之泣、風木含悲、風木之思、風木之悲
(父死)失怙、父艱、父憂、外艱、丁憂、丁艱
(母死)失恃
妻喪
斷弦
鼓盆而歌、鼓盆之戚
喪偶
琴斷朱弦、失儷
喪子
喪明之痛、西河之痛
用於帝王
崩、崩殂、駕崩、山陵崩、晏駕、升遐、上賓、賓天、大行、棄朝、登遐、千遐、棄天下、棄群臣、千秋萬歲後、千秋萬歲、千秋萬古、千秋萬世
用於諸侯或后死、大臣、
薨、薨逝、薨亡、不祿、棄祿、捐館、捐館舍、捐賓客、謝賓客(限男性)大行
大夫
不祿
死。據《禮記曲禮下》)又,唐制,凡三品以上稱薨,五品以上稱卒,自六品至平民稱死
方外、僧侶
圓寂涅槃、坐化、示寂、歸寂、入寂、入滅、滅度、示滅、永生
道士
羽化、登仙、兵解、上賓(稱羽化成仙)、仙逝、仙遊、登仙、升天、屍解、蟬蛻、登蓬界、返真元、歸道山、坐化、羽化、鶴化、仙化、仙去、歸天、物化、遷化、往生、歸西
羽化登仙、蟬蛻成仙、證成正道、修成正果、
教徒天主基督教
永生、蒙主寵召、安息主懷、息勞主懷、榮歸主懷、釋勞歸主、魂歸天國、榮登天國、主懷安息、蒙主寵召、
穆斯林
歸真
用於小孩子、年輕人
夭、夭折、短折、夭亡、殤、夭殤、早逝(英年早逝)、夭逝、天逝、棄養、夙殞、天服之殤、早夭、不育、朝露、早世
蘭摧玉折、玉樓赴召、玉樓修記、地下修文
用於婦女
葬玉埋香、香消玉殞、玉碎珠殘、倩女離魂、蕙損蘭摧、天妒紅顏、紅顏薄命、母儀足式
用於為正義而死、為他人而死
犧牲、捐軀、殉職、殉國、殉難、殉節、以身殉、授命、陣亡、成仁、就義、玉碎
殺身成仁、捨生取義、馬革裹屍、肝腦塗地。
用於自殺
自盡、自裁、自戕、自刎、自經、伏劍、抹脖子、自縊、投繯、懸樑、自沉、蹈海、投水、服毒、仰藥、飲鴆、輕生、(自)尋短見、棄世、殺身、厭世、觸槐(典出春秋鉏麑不忍從晉靈公之命刺殺趙盾而撞槐樹自殺)
死的蔑稱、詼諧語
納命、伸腿、挺腿、翹辮子、玩完(了)、見閻王、見鬼(去)、回老家、上西天、一命嗚呼、兩腿一伸、嗚呼哀哉、向閻王報到
在非生活地或非成長地死亡
客死
遇難、喪身、蒙難、罹難、暴亡、身亡、殉亡、暴斃、斃命、絕命、驟亡、喪生、非命、亡命、斷命、病逝
自然之死
壽終、登仙、百年、老了、謝世、長逝、長往、長辭、歸室、歸泉、走了、去了、故去、就木、啟手足
(男)壽終正寢
(女)壽終內寢
飢民饑死
瓢囊為瘠、野有饑莩、塗有餓殍、道殣相望、輾轉溝壑
敬愛的人死了(褒義詞)
逝世、去世、長逝、溘然長逝
憎恨的人死(貶義詞)
掛了、溘了(方言)、見閻王、回老家、歸西天、斷氣、數盡、完蛋、翹辮子、吹燈拔蠟、嗝兒屁著涼、一命嗚呼。

2013年12月26日 星期四

作文---

作文---

文章日期:2012-12-17 15:38於奇摩部落格
 
要點1

1破題、切題,句型用詞力求新鮮,避免陳言套語,把握重點,力求通順流暢
2準備幾句權威人士或耐人尋味的話
3理路清楚,剪裁得宜,段落比例適中
4建立中心思想,例說具體
5字跡工整,字數適中
6錯字,別字,塗改,刪節宜儘量避免
7應考要領:戒抄襲,忌貪多,善運用,慎稱引,創作美麗而有餘韻的首,尾句
8各段之間要保持線索貫穿,不可各自為政,文意要能一貫

三絕招

1譬喻兼排比:以前四句為基本句型,將主題填入後二句句型之中
2設問破題法:以自問自答方式,將廣泛而無法盡說的大題目,聚焦於一點申說,適合寬題窄作的題型
3標題式破題:以一句精緻警句為首末段的扣題,點題

題型研究

1雙子型:對題目的兩個子項目,在每一中都必須描述,不可割裂,只有輕重多少比例之差,切莫單段單論
(1)因果型(要多寫因)
(2)並立型(兩項一樣重要)
(3)對立型
2如何型:於中段提出看法或作法,須具體而不可泛論,否則深入不足便不具說服力
3綜合型:要仔細審題,以決定起承轉合各段之筆法,以說明論述為主,或是分析建議

(以上摘錄自國文速讀高手/楊台福編,有想詳讀的同學請自行購置本書,謝謝)

蘇軾 南鄉子

蘇軾 南鄉子

文章日期:2013-03-18 22:51 於奇摩部落格
 
霜降水痕收  淺碧鱗鱗露遠洲
酒力漸消風力軟  颼  颼  破帽多情卻戀頭

佳節若為酬  但把清樽斷送秋
萬事到頭都是夢  休  休  明日黃花蠂也愁

勇於嚴格 是今日教育之所需

勇於嚴格 是今日教育之所需
文章日期:2013-08-31 20:57於奇摩部落格
 
德國順道府文理高級中學出現了一個令人頭疼的問題:某個班級的學生在數學、寫作、閱讀等多個方面都和年級的整體水準有著極大的差距。這讓校長頭疼不已,考慮再三之後,決定親自來管理這個班級。
 
這當然不是一個簡單的任務。經過觀察思考之後,校長先生很快發見,這個班級的孩子們學風十分散漫,經常到了應當上課的時間,教室裏還空了一半的座位;那些坐在教室裏的學生們,更是自由游走於教室的每一個角落,完全不理會老師。盛怒之下,校長決定給這些孩子們一些懲罰,但這樣做完全無濟於事,反而使得很多的孩子為了逃避校長的呵斥而乾脆蹺課。
 
仔細琢磨之後,校長決定制定一套專門適用於這個班級的方案。比如,那些在上課時間仍沒有出現在教室的學生和那些上課時間在教室內胡亂走動的學生將被記下名字,作為懲罰他們將被拒絕參加學校組織的某項活動。當校長向學生們提出問題的時候,學生們必須認真地回答之後,再提出自己的問題,否則校長將對他們的問題不予回答。這些規定巨細靡遺,從生活細節到學習細節,幾乎涵蓋了學生們學院生活的全部。校長希望通過這些硬性的規定,來改改變孩子們的思維方式和學習方法,從而在內心裏接受教育。
 
由於這些規定的制定十分嚴格,剛開始學生們不免都有些些抱怨,也陸續有一些學生因為觸犯紀律而被排除在了學校的某項活動之外。他們原本沒有將校長的這些規定放在眼裏,但很快發現自己錯了。當他們錯過一項學校的活動,只能聽著自己的夥伴們眉飛色舞地訴說活動的精彩之處時,在內心中往往會感到懊悔。漸漸地,學生們都開始接受校長的規定,並努力執行了。
 
即便是這樣,校長仍然不放心。為了不讓學生們產生抵觸的情緒,他同時還宣佈:自己也將參與到這個個"魔鬼計畫"中來,如果他犯了任何一個錯誤,學生們同樣可以懲罰他。這種互動式的方法很快得到了學生們的認可,在校長的嚴格督促之下,學生們的學習私生活變得更加有條理,對這些曾經看來很嚴苛的規定也逐漸適應了。經過校長的教導,奇跡很快出現了,學生們不但在班級的學習風氣和紀律上得到了很大的改善,成績也有明顯的提高,一躍成為整個年級當中整體素質最出色的班級。
 
“如果給予孩子們大大的空間,有時候反而會讓他們感覺迷茫。就好像不交給他任何東西,將其在丟在一個黑暗的原始森林當中一樣,他們對於身邊的一切都無所知,這樣怎麼能夠獨立面對?因此我覺得,在給予他們創造空間之前,必須先讓他們學會如何有條不紊地面對生活,這時必須嚴格,這樣他們創造一切之前,才能夠熟練地掌握基本能力,這是我的看法。”這就是這位校長的教育心得。
 
在相對的兩個極端,如公正與仁慈、紀律與愛,“說一不二”與無微不至的關懷、控制與信任之間尋找正確的解決方法時,我們必須總結經驗教訓,尤其一定要學會的是,不受任何誘惑,永遠把仁慈、愛與關懷放在第一位。德國文化以嚴格和嚴厲、不近人情聞名於世,而在此文化浸淫之下,教育者擔心會因“說一不二”而失去受教育者的喜愛,也憂心軍事般的紀律管理會導致什麼樣的心理缺失。
 
但事實上,在強化嚴格要求、削弱過多的溺愛關心方面,我們做得遠遠不夠。如今,正確的方法是:要更加勇於嚴格。如同掌舵的船長,船偏向左邊,他就把舵往右傾,反之亦然。在未來的教育中,我們應該選擇偏向公正、紀律、控制以及“說一不二”。
可以想像,哪天仁慈、愛與關懷不足時,那位掌舵的教育者船長就必須多為這些美德付出一些心力。
 
教育人員不妨把這項認知奉為圭臬:對父母及老師來說,嚴格、“說一不二”,比起受教育者接受嚴格的要求難多了。
 
德國的未來,取決於孩子的教育,所有的教育者不能鬆懈,要制定共同的標準和信念,並上升為國家的首要課題,要把我們的精力、夢想和資金都花在教育工作上。唯有通過積極建立的教育和教養,以及勇於將公眾肯定的價值轉化為年輕一代真實擁有的品德;才能讓受教育者對未來人生的模糊期待清晰起來。
 
校長的教育箴言
 
唯有通過積極建立的教育和教養,以及勇於將公眾肯定的價值轉化為年輕人真實擁有的品德,才能讓受教育者對未來人生的模糊期待清晰起來。

2013年12月9日 星期一

晚遊六橋待月記 vs 湖心亭看雪

(一)晚遊六橋待月記/袁宏道

西湖最盛,為春為月。一日之盛為朝煙,為夕嵐。
 
今歲春雪甚盛,梅花為寒所勒。與杏桃相次開發,尤為奇觀。 石簣數為余言:「傅金吾園中梅,張功甫家故物也,急往觀之。」余時為桃花所戀,竟不忍去湖上。
 
由斷橋至蘇堤一帶,綠煙紅霧,瀰漫二十餘里。歌吹為風,粉汗為雨,羅紈之盛,多於堤畔之草,艷冶極矣。
 
然杭人遊湖,止午、未、申三時。其實湖光染翠之工,山嵐設色之妙,皆在朝日始出, 未下夕舂,始極其濃媚。
 
月景尤不可言,花態柳情,山容水意,別是一種趣味。此樂留與山僧遊客受用,安可為俗士道哉!

(二)湖心亭看雪/張岱

崇禎五年十二月,余住西湖。大雪三日,湖中人鳥聲俱絕。是日更定矣,余拏一小舟擁毳衣爐火獨往湖心亭看雪。霧淞沅碭,天與雲與山與水上下一白,湖上影子惟長堤一痕,湖心亭一點,與余舟一芥,舟中人兩三粒而已。到亭上,有兩人鋪氈對坐,一童子燒酒,爐正沸。見余大喜,曰:「湖中焉得更有此人?」拉余同飲。余強飲三大白而別,問其姓氏,是金陵人客此。及下船,舟子喃喃曰:「莫說相公痴,更有痴似相公者。」



Q 試比較晚遊六橋待月記與湖心亭看雪風格之差異。

張岱湖心亭看雪寫大雪之後冷極、靜極的四湖之美,風格冷雋幽僻。
宏道晚遊六橋待月記則寫春雪甚盛而豔極、冶極之西湖盛景,風格清新流麗。

張岱一文以亭上爐酒正沸,豪情酣暢之狀映襯冷極、靜極之西湖,寫出冷景熱情,別具懷抱的賞玩之情。
宏道一文則以豔極、冶極之西湖盛景,烘托春夜月景下之花態柳情與山容水意,寫出濃媚之景中深具別趣之妙。

二文文情搖曳,均見一唱三歎之風韻與作者不同凡俗的清懷雅興,惟文學筆法殊異,風格不一,同學可細加體會、比較。

2013年12月7日 星期六

瀧岡阡表/歐陽脩


嗚呼!惟我皇考崇公(2),卜吉於瀧岡之六十年(3),其子修始克表於其阡(4)。非敢緩也,蓋有待也。

 

修不幸,生四歲而孤(5)。太夫人守節自誓(6);居窮(7),自力於衣食,以長以教(8)俾至於成人(9)。太夫人告之曰:汝父為吏廉,而好施與,喜賓客;其俸祿雖薄,常不使有餘。曰:毋以是為我累。故其亡也,無一瓦之覆,一壟之植,以庇而為生;吾何恃而能自守邪?吾于汝父,知其一二,以有待於汝也。自吾為汝家婦,不及事吾姑(10);然知汝父之能養也(11)。汝孤而幼,吾不能知汝之必有立;然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吾之始歸也(12),汝父免于母喪方逾年(13),歲時祭祀,則必涕泣,曰:祭而豐,不如養之薄也。間禦酒食(14),則又涕泣,曰:昔常不足,而今有餘,其何及也!吾始一二見之,以為新免於喪適然耳(15)。既而其後常然,至其終身,未嘗不然。吾雖不及事姑,而以此知汝父之能養也。汝父為吏,嘗夜燭治官書(16),屢廢而歎。吾問之,則曰:此死獄也,我求其生不得爾(17)吾曰:生可求乎?曰:求其生而不得,則死者與我皆無恨也;矧求而有得邪(18),以其有得,則知不求而死者有恨也。夫常求其生,猶失之死,而世常求其死也。回顧乳者劍汝而立於旁(19),因指而歎,曰:術者謂我歲行在戍將死(20),使其言然,吾不及見兒之立也,後當以我語告之。其平居教他子弟,常用此語,吾耳熟焉,故能詳也。其施於外事,吾不能知;其居於家,無所矜飾,而所為如此,是真發於中者邪!嗚呼!其心厚於仁者邪!此吾知汝父之必將有後也。汝其勉之!夫養不必豐,要於孝;利雖不得博於物,要其心之厚於仁。吾不能教汝,此汝父之志也。修泣而志之,不敢忘。

 

先公少孤力學,咸平三年進士及第(21),為道州判官(22),泗綿二州推官(23);又為泰州判官。享年五十有九,葬沙溪之瀧岡。

 

太夫人姓鄭氏,考諱德儀(24),世為江南名族(25)。太夫人恭儉仁愛而有禮;初封福昌縣太君,進封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自其家少微時,治其家以儉約,其後常不使過之,曰:吾兒不能苟合於世,儉薄所以居患難也。其後修貶夷陵(26),太夫人言笑自若,曰:汝家故貧賤也,吾處之有素矣。汝能安之,吾亦安矣。

 

自先公之亡二十年,修始得祿而養。又十有二年,烈官於朝,始得贈封其親。又十年,修為龍圖閣直學士(27),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28),太夫人以疾終於官舍,享年七十有二。又八年,修以非才入副樞密(29),遂參政事,又七年而罷。自登二府,天子推恩(30),褒其三世,蓋自嘉祐以來(31),逢國大慶,必加寵錫。皇曾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妣累封楚國太夫人(32)。皇祖府君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妣累封吳國太夫人。皇考崇公累贈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皇妣累封越國太夫人。今上初郊(33),皇考賜爵為崇國公,太夫人進號魏國。

 

於是小子修泣而言曰:嗚呼!為善無不報,而遲速有時,此理之常也。惟我祖考,積善成德,宜享其隆,雖不克有於其躬,而賜爵受封,顯榮褒大,實有三朝之錫命(34),是足以表見於後世,而庇賴其子孫矣。乃列其世譜,具刻於碑,既又載我皇考崇公之遺訓,太夫人之所以教,而有待于修者,並揭於阡。俾知夫小子修之德薄能鮮,遭時竊位,而幸全大節,不辱其先者,其來有自。熙寧三年(35),歲次庚戌(36),四月辛酉朔(37),十有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充京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修表。

 

 

注釋

(1)(ㄕㄨㄤ)岡:地名。在江西省永豐縣沙溪南鳳凰山上。阡(ㄑㄧㄢ)表:即墓碑。阡:墓道。

(2)皇考:指亡父。崇公:歐陽修的父親,名觀,字仲賓,追封崇國公。

(3)卜吉:指風水先生找到一塊好墳地。

(4)克:能夠。表:墓表,是記述死者公德的文體。

(5)孤:古時年幼就死了父親稱孤。

(6)太夫人:指歐陽修的母親鄭氏。古時列侯之妻稱夫人,列侯死,子稱其母為太夫人。守節自誓:意思是,鄭氏決心守寡,不再嫁人。

(7)居窮:家境貧寒。衣食:指生活。

(8)以長以教:一邊撫養(歐陽修)一邊教育他。以……以:一邊,一邊。表示兩個並列。

(9)俾:使達到某種程度。

(10)姑:丈夫的母親,這裡指歐陽修的祖母。

(11)養:奉養,指孝順父母。

(12)始歸:才嫁過來的時候。古時女子出嫁稱歸。

(13)免於母喪:母親死後,守喪期滿。舊時父母或祖父死,兒子與長房長孫須謝絕人事,做官的解除職務,在家守孝二十七上月(概稱三年),也稱守制。免,指期滿。

(14)間:間或,偶爾。禦:進用。

(15)適然:偶然這樣。

(16)官書:官府的文書。這裡指刑獄案件。

(17)求其生不得:指無法免除他的死刑。

(18):(ㄕㄣˇ):況且。

(19)劍:抱。《禮記·曲禮上》:負劍辟咡詔之。鄭玄注:劍謂挾之於旁。

(20)戌:地支的第十一位,可與天干的甲、丙、戊、庚、壬相配來記年。

(21)咸平:宋真宗年號。

(22)道州:地名,轄境為今天的湖南道縣、寧遠以南的瀟河流域。判官:官名,州郡長官的屬官,掌管文書工作。

(23)推官:州郡長官的屬官,專管刑事。

(24)考:亡父。諱:名諱

(25)江南:宋時地區劃分為路,宋真宗時全國劃分為十八路,江南為一路,轄區相當於今天的江西、江蘇的長江以南,鎮江、大茅山、長蕩湖一線以西和安徽長江以南以及湖北陽新、通山等縣。

(26)夷陵:縣名,今湖北宜昌市東南。宋仁宗景祐三年,范仲淹與宰相呂夷簡不和,罷知饒州,朝臣多論救,獨諫官高若訥以為當貶。歐陽修寫信罵高不復知人間有羞恥事,並叫他直攜此書於朝,使正予罪而誅之。高上其書于仁宗,歐陽修因此被貶為夷陵令。事見《宋史》范仲淹、歐陽修兩傳。

(27)龍圖閣:宋真宗建。在會慶殿西偏,北連禁中,閣東曰資政殿、西曰述古殿。閣上供奉太宗禦書、禦制文集及典籍、圖畫、寶瑞之物,及宗正寺所進屬籍、世譜。有學士、直學士、待制、直閣等官。包拯曾為龍圖閣直學士,人稱包拯為包龍圖即源於此。

(28)南京:宋時南京為應天府,治所在今河南商邱市。

(29)樞密:樞密使,官名,全國最高軍事長官。

(30)推恩:施恩惠於他人。

(31)嘉祐:仁宗年號。

(32)妣:已故母親。

(33)今上:當今的皇上,指神宗趙頊(ㄒㄩˋ)。郊:祭天。

(34)三朝:仁宗、英宗、神宗。

(35)熙寧:神宗年號。

(36)庚戌:庚戌年,前文有術者謂我歲行在戌年將死

(37)辛酉:天干地支所記月份。朔:初一。

 

 

譯文

唉!我的父親崇國公,在瀧岡占卜吉地安葬六十年之後,他的兒子修才能夠在墓道上立碑,這並不是敢有意遲緩,是因為有所等待。

 

我不幸,四歲時父親去世了,母親立志守節,家境貧困,她靠自己的力量操持生活,還要撫養我、教育我,使我長大成人。母親告訴我說:你父親為官清廉,樂於助人,又愛結交朋友,他的薪俸微薄,常常所剩無幾,說:不要讓錢財使我受累!’他去世後,沒有留下可賴以生存的家產。我靠什麼守節呢?我對你父親有所瞭解,因而把希望寄託在你身上。從我成為你家媳婦的時候,沒趕上侍奉婆婆,但我知道你父親很孝敬父母。你自幼失去父親,我不能斷定你將來有成就,但我知道你父親一定後繼有人。我剛出嫁時,你父親為他母親守孝剛一年。歲末祭祀祖先,他總是流淚說:祭祀再豐富,也不如生前的微薄奉養啊。偶然吃些好的酒菜,他也會流淚說:從前娘在時常常不夠,如今富足有餘,又無法讓她嘗到!’剛開始我遇到這種情形,還以為是剛服完喪不久才這樣。後來卻經常如此,直到去世。我雖然沒來得及侍奉婆婆,可從這一點能看出你父親很孝敬父母。你父親做官,曾經在夜裡點著蠟燭看案卷,他多次停下來歎氣。我問他,就說:這是一個判了死罪的案子,我想為他求得一條生路卻辦不到我問:可以為死囚找生路嗎?’他說:想為他尋求生路卻無能為力,那麼,死者和我就沒有遺憾了,況且去尋求生路而又辦到呢!正因為有得到赦免的,才明白不認真推求而被處死的人可能有遺恨啊。經常為死囚求生路,還不免錯殺;偏偏世上總有人想置犯人于死地呢?’他回頭看見奶娘抱著你站在旁邊,於是指著你歎氣說:算命的說我遇上戌年就會死,假使他的話應驗了,我就看不見兒子長大成人了,將來你要把我的話告訴他。他也常常用這些話教育其他晚輩,我聽慣了所以記得很清楚。他在外面怎麼樣,我不知道;但他在家裡,從不裝腔作勢,他行事厚道;是發自內心的!!他是很重視仁的啊!我因此知道,你父親一定後繼有人。你一定要努力啊!奉養父母,不一定要豐厚,最重要的是孝敬;利益雖然不能遍施於所有的人,重在仁愛之心。我沒什麼可教你的,這些都是你父親的願望。我流著淚記下了這些教誨,不敢忘記。

 

先父年幼喪父,努力讀書。咸平三年考中進士,曾任道州判官,泗、綿二州推官,又做過泰州判官,享年五十九歲,葬在沙溪的瀧崗。

 

太夫人姓鄭,她的父親名諱是德儀,世代都是江南有名望的家族。太夫人恭敬、儉約、仁愛又有禮儀教養,起初誥封為福昌縣太君,進封為樂安、安康、彭城三郡太君。從我們家道中落以後,她就以儉約的原則持家,後來家境富裕了,也不許花費過多,她說:我的兒子不能苟且迎合世人,儉約一些,才能度過那可能要遭受的患難。後來,我被貶夷陵,太夫人言笑如常,說:你的家本來就貧賤,我已經習慣這種日子。你能安樂對待,我也能安樂。

 

先父死後二十年,我才取得俸祿來供養母親。又過了十二年,列位於朝廷做京官,才獲得贈封雙親。又過了十年,我擔任龍圖閣直學士、尚書吏部郎中,留守南京。母親因病逝世於官邸,享年七十二歲。又過了八年,我以不相稱的才能,做了朝廷的副樞密使,進為參知政事。又過了七年才解除職務。自從進入軍、政二府後,天子施恩,褒獎三代宗親。自從仁宗嘉佑年間以來,每逢國家大慶,必定對我的先祖加以賜恩。曾祖父累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曾祖母累贈為楚國太夫人。祖父累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祖母累贈為吳國太夫人。先父崇國公累贈為金紫光祿大夫、太師、中書令兼尚書令,先母累贈為越國太夫人。皇上初次舉行祭天大禮,先父賜爵為崇國公,先母進爵為魏國太夫人。

 

於是我流著淚說:唉﹗做善事無不得到好報的,時間或遲或早,這是必然的道理。我先祖和父親積善有德,理應享有這種盛大的酬報。雖然他們在有生之年不能享受到,但是賜爵位、受封官,經表彰而光榮,因褒獎而崇大,具有三朝恩賞誥封,這就足夠使其德行顯揚於後世,庇蔭支持子孫。於是排列我家世代的譜系,詳細刻在石碑上,接著又記下先父崇國公的遺訓,以及太夫人的教育,以及所以對我有所待的原因,都寫在阡表上,好讓大家知道我德行淺薄,能力微小,只是適逢其時才能得到高位,有幸保全大的原則,沒有辱及先祖,都由於上述的原因。

 

神宗熙寧三年,庚戌年,四月初一辛酉,十五日乙亥,男推誠保德崇仁翊戴功臣、觀文殿學士、特進、行兵部尚書,知青州軍州事、兼管內勸農使、充京東路安撫使、上柱國、樂安郡開國公、食邑四千三百戶、食實封一千二百戶,歐陽修立表。